在我的世界中,漏斗(Hopper)是自动化系统的核心组件之一。它能够实现物品的自动传输、收集与分配,极大提升资源管理效率。将漏斗的合成方法、运作机制以及实战应用技巧,助你打造高效自动化生产线。
漏斗的合成指南:材料获取与制作步骤
1. 材料准备
合成漏斗需要以下材料:
铁锭×5:通过熔炼铁矿石获得,每块铁矿石可熔炼为1个铁锭。
箱子×1:由8块木板围成环形合成,或通过村庄、地牢等自然生成结构获取。
2. 合成流程
在工作台中按照以下方式摆放材料:
第一行:左右两侧各放1个铁锭,中间留空。
第二行:中间放置箱子,左右两侧各放1个铁锭。
第三行:左右两侧各放1个铁锭,中间留空。
完成合成后即可获得1个漏斗。
注意事项:
基岩版与Java版的合成配方一致,但漏斗的某些交互逻辑(如与矿车配合)可能存在细微差异。
若使用模组(如Tinker's Construct),可能提供替代合成方式,但原版流程始终有效。
漏斗的核心机制解析
1. 基础功能
漏斗具备以下核心能力:
自动收集:当漏斗上方有容器(如箱子、熔炉)时,可主动抽取容器内的物品。
定向传输:漏斗开口方向决定物品传输路径,可通过潜行(Shift键)调整朝向。
物品暂存:单个漏斗最多存储5组物品,超出容量后将停止工作。
2. 传输规则
优先级机制:漏斗会优先处理上方容器的物品,其次接收侧面或下方的输入。
红石控制:向漏斗输入红石信号会立即停止其运作,常用于自动化系统的逻辑控制。
速度限制:每秒传输2.5个物品(即每4游戏刻传输1次),需合理规划传输链路以避免堵塞。
实战应用:四大经典自动化场景
1. 熔炉燃料供应系统
搭建步骤:
在熔炉上方放置漏斗,用于输入原料(如矿石);
侧面连接第二个漏斗,提供燃料(如煤炭);
底部放置第三个漏斗,输出成品至箱子。
优势:实现无人值守熔炼,尤其适合批量处理矿物或食物。
2. 农田自动收割与收集
设计要点:
在耕地下方埋设漏斗矿车,自动吸收掉落的作物;
通过水流或活塞推动成熟作物,确保物品落入漏斗范围;
连接箱子存储作物,并可扩展为自动补种系统(配合发射器与骨粉)。
3. 物品分类与过滤系统
实现原理:
利用漏斗与红石比较器的信号强度差异,设置特定物品的过滤阈值;
通过命名牌或NBT标签锁定目标物品,防止其他物品混入通道;
分层设计可扩展为多分类仓库存,适用于大型物流中心。
4. 刷怪塔高效集成的关键
在怪物处死位置下方铺设漏斗,快速收集经验与掉落物;
结合水流引导系统,确保物品集中至单一收集点;
优化漏斗链路布局,避免因传输延迟导致物品消失。
高阶技巧:提升效率与稳定性
1. 链式漏斗优化
通过将多个漏斗首尾相连形成传输链,可减少铁锭消耗。例如:
仅首尾两端漏斗连接箱子,中间漏斗仅作为管道使用;
利用矿车漏斗(Minecart with Hopper)覆盖更大区域,减少地面漏斗数量。
2. 方向与优先级控制
按住Shift键点击漏斗可固定其朝向,防止意外调整;
多个漏斗连接同一容器时,传输优先级按连接顺序决定,需预先测试逻辑。
3. 防堵塞设计
在关键节点设置红石比较器监控物品堆积,触发警报或分流机制;
为高频传输链路预留缓冲漏斗,避免因短暂过载导致系统崩溃。
4. 跨维度传输方案
利用下界快速通道:主世界→下界漏斗→末影箱→返回主世界;
注意跨维度传输可能导致红石信号中断,需独立设计各模块电源。
常见问题与解决方案
1. 漏斗无法连接容器
检查朝向是否对准目标容器,必要时拆除并重新放置;
确保容器未被其他方块(如半砖、台阶)阻挡。
2. 物品传输速度不足
减少单条链路的漏斗数量,采用并行传输通道;
使用投掷器(Dropper)加速局部传输,但需配合计时器控制节奏。
3. 红石信号干扰
将红石线路与漏斗物理隔离,避免意外激活;
使用绝缘材料(如玻璃、羊毛)阻断信号传递。
掌握漏斗的合成与应用,是迈向我的世界自动化大师的第一步。从基础的熔炉流水线到复杂的物流网络,漏斗始终扮演着不可或缺的角色。通过的指南,玩家可逐步构建高效、稳定的生产体系,释放双手,专注于更宏伟的创造与探索。
内容引用自(游讯游戏网)